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朱元忠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眾多領域表現出廣泛的賦能作用,也為教育現代化帶來更多可能性。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朱元忠在接受中教全媒體采訪時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給職業教育教學的教學改革提拱了新機遇,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基礎條件,使得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信息工程學院正通過積極推動大模型在教學實踐中的輔助功能、積極推進“AI+”行動等舉措,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欄目:院長專訪
作者:張曉攀
以人為本 因材施教 緊跟新興產業發展趨勢辦學
中教全媒體: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有哪些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
朱元忠: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設時間較長,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自動化系。在近三十年的辦學歷程中,學院秉承學校“厚德博學,善技創新”的校訓,遵循“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為北京城市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的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高技術技能人才,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學院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市場需求
學院緊跟時代步伐,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發展趨勢保持同步,及時開設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專業。這使得學院能夠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例如,學院在2001年申報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全國最早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之一;在2018年我們便在移動互聯應用開發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增設人工智能方向,2019年開設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專業,2020年設置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專業,為全國第一批設置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院校。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中包括全國優秀教師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3名。擁有全國優秀教師團隊1個,北京市教學創新團隊2個。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行業背景,能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和指導。
強化城教、產教融合,形成了學院辦學特色
學院緊密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及“高精尖”產業布局,將信息素養和數字化生存能力作為學校培養人才的特色。學院注重與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與中關村科技園石景山園合作建設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服務石景山區CRD建設,與門頭溝區政府聯合成立全國通用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聯合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華為、H3C、科大訊飛、商湯、百度、360、中軟國際等大型公司建立了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這體現了學院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也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中教全媒體:請介紹一下信息工程學院的專業建設情況?
朱元忠:信息工程學院現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動漫制作技術6個專業,在校學生1362人。其中網絡技術專業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和工信部產教融合試點專業,目前與新華三聯合共同開展現場工程師項目試點工作。另外學院2018年與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開展中日合作辦學,合作開展動漫制作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學生三年專科畢業后,進入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完成學業后可獲取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機遇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中教全媒體:您如何看待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朱元忠: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近年來,中國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與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例如,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城市、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不僅提升了傳統產業的效率和質量,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政府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行業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作為信息工程學院的院長,我將緊密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和優化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為產業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中教全媒體: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學院如何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取得了哪些育人成果?
朱元忠: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學院采取多種措施來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一是優化專業設置與課程體系,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學院每三年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并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允許專業教研室通過提交實施性教學計劃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局部的優化調整,確保學生能夠學習到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技能。
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培訓,積極引進行業企業專家加入教學隊伍,開展教研教學工作,保持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同步。比如引入華為、商湯科技、中軟國際等企業人員入校為學生開展實訓教學環節的授課。
三是鼓勵師生積極參與教學大賽和學生技能競賽。信息工程學院重視師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積極引導教師和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深化校企合作、產教對接,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項目合作。
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學院人才培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院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教師連續三年在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現教學能力大賽)獲得國賽一等獎3項。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累計獲得一等獎13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9項。
中教全媒體:請結合學院辦學實際,談一談如何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課程與課堂,進一步提升教學實踐水平?
朱元忠: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給職業教育教學的教學改革提拱了新機遇,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基礎條件,使得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對于目前我們學院來說,也開始積極探索新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一是積極推動大模型在教學實踐中的輔助功能。在編程教學中積極推動大模型在程序設計中的應用,開展了訊飛碼聊編程輔助教學系統的應用培訓工作。
二是積極推進“AI+”行動。邀請超星技術支持工程師對學院全體教師開展了人工智能學習助手和知識圖譜的培訓,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超星學系統平臺上的知識圖譜工具建設自己的課程,方便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并積極探索學習助手的應用。
通過這些措施,提升了教師課程建設的水平,改善了學生在線學習的體驗,提升了教學效果,今后我們將繼續開展新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落地應用。
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 努力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
中教全媒體:學院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積極探索?
朱元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學院始終堅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方向,建院三十年來,與華為、中興、新華三、百度、科大訊飛、商湯科技、360、中軟國際等一大批企業開展了長期的合作,比如與華三的合作始于2006年、與華為的合作始于2008年。2019年學院與華為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工程師學院,成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建設項目并于2023年以優秀成績驗收通過。2023年與新華三共建開展網絡運維現場工程師項目的試點工作并聯合成立了全國電子信息與網絡安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積極探索高質量網絡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2023年我們聯合商湯科技、北航共同成立了全國通用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方面開展合作,目前在聯合開展北京市人工智能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后面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專業教材開發面將開展深入合作。目前我們正積極推動與百度的全面合作,雙方有意在百度人工智能產業學院落地方面展開合作。
中教全媒體:近年來,國家愈發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前景看好,請結合信息工程學院未來的發展規劃,談一談如何把握發展機遇,做好職業教育?
朱元忠: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信息工程學院將立足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擔當,努力把握職業教育發展機遇,做好信息技術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具體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學院的工作:
一是緊密對接產業需求,深入了解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優化課程體系,確保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步。以中關村科技園市域產教聯合體、全國通用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全國電子信息和網絡安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平臺,深化與企業的全面合作,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和就業機會。
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教育教學能力的企業師資。鼓勵專業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學術交流和職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三是加強實踐教學,加大實習實訓設施投入,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建成先進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基于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當然,做好職業教育還有許許多多具體工作要做,我們要積極投入教育部部署的重點任務,積極探索“五金”建設,為高質量培養新時代合格的數字技能人才而努力工作。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