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聶宗瑤
“立足安徽、服務城市”是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辦學理念。一直以來,學校主動對接安徽地區的創新鏈與人才鏈,打造與安徽省地方經濟產業相契合的專業群。精準定向服務“一老一小”主賽道,專業布局從老年到康復、從護理到學前,為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強人才保障。未來,學校將持續優化專業結構布局,深化專業內涵建設,健全產、學、研結合協同育人培養機制,全面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集團內行業、企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學院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欄目:校長專訪
作者:張曉蒙
以城市建設和民生服務為特色 立足安徽 培養高質量職業人才
中教全媒體: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辦學歷史悠久,那至今學校經歷了怎樣的辦學沿革,目前又形成了哪些辦學特色?
聶宗瑤: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經省政府批準設置、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中共安徽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前身為中共安徽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機關業余大學,1988年更名為安徽省直職工大學,2003年轉設為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現有新站、經開、新橋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969.8335畝,建筑面積32.3萬平方米,教學設備總值超億元。
學院秉承“厚學、篤行、奮進、創新”的校訓,遵循“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務城市”的辦學理念,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培養城市建設和民政民生服務類高技能人才為特色的綜合類高等職業院校。學院是安徽省首批“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建設單位,安徽省首批“三教”改革示范校,安徽省“高職發展標桿校”和“技能大賽標桿校”,安徽省黨建工作示范校,全國首批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工信部首批“工業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實施單位,獲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
中教全媒體:學校地處“長三角”地區是如何利用區域優勢做產教融合工作的呢?
聶宗瑤:地處安徽,我們學校與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區全方位對接。我們圍繞“長三角”地區建立了共同體、聯盟等。例如在軌道交通專業建設和發展方面,學校與杭州地鐵、南京地鐵、合肥地鐵以及方上海政務管理局進行校企合作、訂單培養,這都體現了我校的區位優勢。
精準識變 科學應變 主動求變 努力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中教全媒體: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突飛猛進,目前產業結構正在經歷深刻調整,這也讓職業教育站在了新的起點上,面對職業教育的新發展,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是如何識變、應變、求變?
聶宗瑤: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面對職業教育的新發展,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思考、實踐,不斷地嘗試,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正在探索階段:
一方面堅持圍繞產業發展,持續優化專業結構,不斷增強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發展的匹配度。學院深耕辦學特色,堅持“立足安徽、服務城市”的辦學理念,主動服務“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和“七個強省”奮斗目標,緊跟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需求。主動對接安徽創新鏈,著力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大數據技術(智慧城市建設與管理)2個特色專業群,統籌發展信息技術、現代物流、財務金融、文化旅游等與安徽省地方經濟產業相契合的專業群。主動對接安徽人才鏈,精準定向服務“一老一小”主賽道,專業布局從老年到康復、從護理到學前,為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強人才保障。目前學院有43個招生專業,70%招生專業符合我省十大新興產業。
另一方面堅持產教融合,創新政校行企共建共享模式,全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學院一直在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并牽頭成立了安徽現代城市職業教育集團,著力打造安徽省嬰幼兒照護產教融合共同體,積極對接安徽特色產業,采取訂單培養、聯合辦學、頂崗實踐等形式,將合作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目前與科大訊飛、合肥比亞迪、江汽集團、蔚來汽車等多家企業簽定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校地融合發展,省民政廳和省直機關工委在學院掛牌成立安徽民政學院,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和省直機關工委在學院掛牌成立安徽退役軍人教育學院,通過校政合作共建,開啟學院服務社會發展新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首次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目前學院積極開展學院因地制宜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調研,認真梳理學院各專業服務新質生產力情況及相關工作規劃,開展支持“大黃山”建設六大高端服務業相關學科專業師生情況調查摸底。這些都是我們做的努力和嘗試,還遠遠不夠。所以,我們說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規劃、邊發展、邊探索、邊創新,把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辦學質量提上去。
中教全媒體: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您認為對職業教育有了哪些新要求?學校在整體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哪些調整?
聶宗瑤:我認為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在人才培養方面從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都要強調基礎性課程的智能化普適教育。從技能培養上說,就要對接新興的產業,對接產業來做專業,在實訓、實踐上,要更多的強調產教融合,在教育教學上要互相的融合嵌入。從目前學校2024的人才培養方來看,在新質生產力方面都做了修訂。我們現在43個招生專業,每個專業都制定了當前行業較新的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培養的整改方案。在原有的、固定的教育部頒布的教學標準基礎上,做了很大的改進,其中在實踐環境、實踐課程、實踐環節的教育教學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變。
以崗位需求、課程學習、技能競賽和證書認證為路徑 著力培養德技并修高素質技能人才
中教全媒體: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的是應用型高技能人才,這意味著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較高。那學校是如何對人才進行動手能力培養的?又是如何平衡理論+技能雙向培養的?
聶宗瑤:在平衡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方面,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技并修”,始終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課題擺在首位。學院黨委堅定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重任,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著力培養德技并修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
一是對接崗位需求,學院將崗位實踐作為核心環節,以職教集團、產業學院為平臺,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和技術優勢,共同設計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實踐機會,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崗位標準,掌握核心技能和知識,提升職業競爭力。
二是強化實踐課程,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人才培養的根本依據,強化實踐性教學,確保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不得低于總學時的50%,遵循“技能認知實踐→基礎技能實踐→專題技能實踐→綜合技能實踐”的遞進技能線,以校內外實訓基地為依托,以職業技能課為載體,促進學生技術技能提升。
三是狠抓技能大賽,學院以職業技能大賽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構建面向全體學生技能訓練和創新能力提升的“校賽-省賽-國賽”三階段遞進體系,在教學內容方面緊密對接職業技能大賽競賽內容與競賽標準,按照“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科技競賽訓練→拓展能力訓練→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創業能力訓練”梯級遞進的實踐教學新思路,逐步提升學生職業技能。近五年來,我校學生在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豐碩成果,共獲得職業技能大賽獎項600余個,技能大賽總分在全省名列前茅,真正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理念。
四是推進書證融通,開發“X”證書接口課程,堅持內容融入,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及要求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探索課證轉換,積極開展“學分銀行”建設,通過等級、課程支撐度、考核通過率的量化轉換,推進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與轉換,近年來學院“1+X”證書通過率達95%以上,學生技能水平顯著提升。
通過崗位需求、課程學習、技能競賽和證書認證四個維度的緊密融通,合理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環境,在綜合育人建設方面不斷探索實踐,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
提升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 做學生職業發展的“引路人”
中教全媒體:對于職業教育,社會上的認可度有待提高,這是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的部分之一。那學校在育人過程中是如何提升學生自信的?又是如何讓家長放心的?
聶宗瑤:正如您所說,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來加強和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強調職業院校在培養人才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特別是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更是為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和自信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直以來,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以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為宗旨,堅持把學生工作作為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在入學教育、職業規劃、創業指導等環節中,通過企業參觀實踐和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自己的專業方向,培養學生對產品、服務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品質。大力開展技能競賽月系列活動,在校園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引導學生樹立爭當新時代“大國工匠”的職業目標,增強職業認同感和自信心。
與此同時,學院扎實推進學生的就業服務,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學院將思政、勞動教育融入創業教育,開展各類創業沙龍、講座,與蔚來、京東方、合肥市殯儀館等企事業單位聯合開展實習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實際應用,增強對所學專業的信心和熱情。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多次承辦專場人才招聘會,扎實推進“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精準對接用工需求,優化就業服務體系,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做好學生職業發展的“引路人”。
接下來,學校也將繼續圍繞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和為地方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深入改革育人方式、辦學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中高職一體化合作辦學體系,打開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奮力辦好讓學生舒心、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高等職業院校。
中教全媒體:對于職業教育而言,要將“補短教育”變成“揚長教育”您是否認同這句話?
聶宗瑤:我比較贊同這句話。“揚長教育”是90年代前后提出并實施的,它是以個體的長處為核心,通過“以長促長,以長促全”的教育方法,可以說沒有差生,只有專長生。“補短教育”則與之相反,往往是以個體的短處為核心,發現學生的短處,并試圖通過教育,把學生不擅長的短處補齊、變長,讓學生齊頭并進平衡發展。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不足,學生和家長、企業和社會認可度不夠高。職業教育要發展,首先就要破除認知層面的偏見,正確認識職業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可見,職業教育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展盡其才”的教育,“揚長教育”的內核與之不謀而合。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揚長教育”的關鍵是揚長,而不是補短,它能充分適應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差異化成長,通俗的來說,不求人人是全才,但求人人都成才。從這個層面上講,學生的自信心就培養起來了,學生可以充分地意識到、看到自己的長處。自信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成才太重要了。我想,“揚長教育”是符合職業教育的初衷的,也是充分尊重了職業教育的規律。職業教育的初衷是什么?就是為社會國家培養更多的技術技能技能型人才,這就是我們職業教育的專長、優勢。
持續優化專業布局及內涵建設 增加需求專業布點 打造技能型職業本科層次高水平大學
中教全媒體:站在職業教育的發展新起點上,學校未來有哪些重點規劃和重要工作?
聶宗瑤: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升級,對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的素質與能力需求不斷“升級”。國家提出了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的發展目標。這也是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戰略規劃正在落實落地。學院十四五時期的目標是將學院建設成育人能力獲得社會認可、治校水平處于“特色鮮明、省內領先、國內一流”、辦學水平達到職業本科層次、服務經濟發展取得較好成效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學。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專業結構布局,深化專業內涵建設,健全產、學、研結合協同育人培養機制,對現有專業進行調整,新增部分與行業需求大、就業前景好、服務城市管理和現代服務業的未布點專業,形成一批辦學特色鮮明、適合安徽地方產業發展特點的品牌專業和示范性專業;全面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集團內行業、企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學院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