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我國航空服務人才培養的需要,進一步提升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的內涵建設,做好航空服務本科層次專業建設的教材建設工作,“高等學校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系列教材”發布會于7月23日在河北廊坊舉行。
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監事長孫維杰,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助理、客艙乘務工作委員會主任馮潤娥,中國民航出版社黨總支書記彭斌,寧夏理工學院校長吳偉,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付曉軍的共同揭幕下,系列教材正式發布。
本次發布的系列教材共14本,包括:《航空法律法規基礎》、《航空服務學》、《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導論》、《民航乘務員職業形象》、《民航客艙服務與管理》、《民航服務心理學》、《航空服務英語(上)》、《航空服務英語(下)》、《民航服務禮儀》、《民航客艙安全管理》、《民航概論》、《民航管理學》、《民航客艙系統與設備》、《民航商務運營管理》。系列教材由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牽頭策劃,組織高校學者、民航業專家在充分考察行業發展和總結凝練教學實踐和基礎上編寫完成并由中國民航出版社正式出版。系列教材緊扣民航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設需求,緊貼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際,更新教學內容,建構了系統的應用理論知識體系,力求凸顯本科專業辦學特色,同時又兼具行業特點,理實結合,崗課賽證融合,打造符合民航強國戰略所需、民航行業所需、高等院校所需的專業、職業特色,為努力培養優質的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努力,具備較強的可讀性和科普意義。
?領導致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大良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向本套系列教材的出版發布,表示熱烈祝賀!
張大良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載體,也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材建設工作,明確教材是國家事權。為此,專門成立了高規格的國家教材委員會,教育部專門組建了教材局。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教育部先后專門印發了《“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對國家規劃教材建設進行了整體部署,作出了具體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作為教育行業企業,始終自覺肩負歷史使命,充分發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勇擔高素質民航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助力民航強國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金通特色的民航專門人才培養的新路子。在2019年,與全國多家高校聯合,成功申報設置了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培養行業急需的民航特色人才,開創了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格局,填補了本科層次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空白。在專業的建設申報中,由廣慧金通牽頭組織研發的系列配套教材,很好地支撐了專業的建設,并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就加強教材建設工作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要堅持育人為本,持續在鑄魂育人上下功夫。
二是要強化產教融合,持續在對接需求上下功夫。
三是要深化創新發展,持續在彰顯特色上下功夫。
張大良指出,教材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要把今天系列教材的成功發布,作為未來教材建設新征程的起點,持續深化、提升水平,突出特色、強化質量,努力把本套專業系列教材建設成為國家級的規劃精品教材。
中國民航出版社黨總支書記彭斌
中國民航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10月,作為民航局直屬的唯一中央級民航出版單位,以立足民航特色為發展宗旨,31年來勇于擔當作為,為中國民航出版了大量優質的圖書。在展示中國民航專業形象、助力民航人才培養、促進民航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國民航出版社也一直非常重視民航教材的出版,2019年成立了教材編輯部。與金通集團的合作也從2015年步入快車道,逐步形成了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空乘、安檢、安保等五個系列教材,共計出版教材37種,其中2015年出版《民航安檢員》基礎教材,《民航安檢員服務英語》兩種教材,2018年出版《民航商務運營與管理》,《民航法律法規基礎》等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本科教材,2018年出版《民航安保法律法規》等三種安保教材,2020年出版《民航儀器儀表和飛行電器系統》專業教材15種,2020年出版《民航客艙服務》,《民航客艙安全管理第三版》等通訊專業教材8種。其中《民航服務英語上下冊》獲評為“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獎。2024年,出版《民航乘務員職業形象》,《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導論》。
今后出版社將以用心服務,合作共贏為初心,為廣慧金通做好教材出版服務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數字出版的可能性,更好地服務民航業的教育大局。
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付曉軍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作為民航教育企業,高等學校聯合辦學單位,始終高度重視專業教材建設,與高等學校一道,共同開發探索研究有關人才培養的教材建設工作。自2011年以來,集團聯合中國民航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飛行技術、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空中乘務、民航安檢保衛、航空物流等六大類40余本專業系列教材,先后入選成為“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形成了能夠充分滿足多元化、特色專業的教材體系,被全國各高學校普遍遴選為專業教學用書。
此次教材編寫,由中國民航出版社負責出版發行,充分保證了教材的編寫、編輯和出版質量。自去年12月開始,歷時半年多時間到如今的成功出版,期間離不開各位主編、專家、領導、老師的辛勤努力,離不開中國民航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編委會馮潤娥主任的傾心付出,再一次向各位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系列教材的成功發布,不僅是階段性工作的圓滿收官,更是今后工作的新起點。未來,北京廣慧金通將繼續深化與高校、行業的合作,積極打造更多專業精品教材,培養更多高素質民航專業人才,為中國民航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助力賦能!
?主題發言?
寧夏理工學院校長吳偉圍繞“數據啟動,共學成長“進行主題發言
在剛結束不久的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突出數字賦能,發揮智慧教育的新優勢”。從寧夏理工學院來說在教育創新的道路上,面對數字化時代的新要求,學校已經啟動AI賦能教育行動。在教學管理中,學校通過AI大數據分析學生的行為和成績,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分析學生成績,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復習。在智慧校園中,AI可以進行校園管理,目前學校通過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對學生的安全進行監控,手機也能夠精準定位監測到每位學生的位置,更好地確保學生安全。此外針對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的特殊要求,在體能訓練中,AI同樣能夠做到實時的監控和數據更新、比對,為后續的訓練提升提供可靠的依據。
未來,學校將繼續做好AI賦能教育教學的排頭兵,在專家領導的帶領下,推出更多的AI互動課程,持續深化AI賦能校園管理、課程建設、學生管理等內容,廣泛匯聚優質資源,著力提升數字化教育教學的供給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寧夏地區的教育教學數字化進程樹立新標桿。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民航學院副院長謝曉芳介紹教材編寫的有關情況
本次的“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系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色和亮點:
一、科學構建,三全育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學校教材要反映中國和世界的優秀成果以及當代科學技術文化的最新發展”。當前,航空公司的服務流程及服務規范發生明顯演進,教材建設基于對國際國內最新形勢及民航新發展進行清晰研判,動態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為培養“雙能”型即服務型與管理型兼備的人才奠定基礎。
二、學生中心,守正創新。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基于OBE理念編寫民航服務類專業特色鮮明的優質教材,對于全面深化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探索學生線上和線下學習的有效融合、探索項目式學習與課堂講授的有效結合、探索形成性評價與表現性評價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綜合分析、自由探索及創新應用等能力的成長。
三、需求導向,動態前瞻。教材建設突出以民航業需求為導向的特色,根據民航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和預判,學習和研究教育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汲取民航先進經驗,培養學生真情服務和管理融合創新的綜合能力,確保編寫教材的前瞻性。
四、產學合作,適度實用。民航服務類人才的培養,在教材內容中要注意實踐教學與理論知識教學的比例安排,使教材具有超強的可讀性和吸引力。
五、關注學情,形式新穎。教材的表現形式,就文字而言,力求通俗易懂,新穎活潑;就版面編排而言,力求圖文搭配,版式靈活。精選適量、可讀的航空公司客艙場景案例故事,設置“拓展閱讀”欄目,通過獨立簡短的文章補充關聯資料,開闊視野。
中國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助理、客艙乘務工作委員會主任馮潤娥在總結發言中強調
近年來,在民航強國戰略的正確指引下,中國民航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24年是新中國建國75周年,也是新中國民航成立75周年。新時代民航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對民航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北京廣慧金通作為民航教育的標桿企業,能夠勇擔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積極著眼民航專業人才培養急需,與全國各高校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力培養民航專業人才,為中國民航建設各領域輸送了10多萬名優秀的民航學子。
教材作為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載體,在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8年,廣慧金通組織研發了首套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系列教材,很好地支撐了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2023年,為了進一步滿足民航快速發展亟需,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廣慧金通牽頭啟動了新一版教材的編寫工作,邀請了多位資深的高校專家和行業專家,共同擔負教材的編寫工作任務。
本次系列教材的深化建設和成功出版,與民航業發展實現了很好的對接,為民航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一定會為中國民航新質生產力建設提供更大的支撐!為民航強國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發布會期間,還進行了贈書儀式。新華網、央視網、央視頻、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民航報、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網、中國教育在線、中教全媒體、空姐世界雜志等20余家國內主流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